Kaiyun最新官网

来源:Kaiyun最新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16 17:05:53

产品详情

  长久以来,很多人都说看病贵,看病难。现在得个什么大病,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了,如果做个大手术大多数都要倾家荡产了。导致很多人都很疑惑:这个手术要多少钱?为什么做个手术这么贵?

  今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无锡市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就举了一个例子。她说,现在我们一个医生做一台手术的价格,还不如一个进口缝合器,不如一颗钉子。

  所以大手术预算里面,医生的人工费肯定不是手术费高的原因,而且患者住院、护理费实际上也是比较低的。这也是怎么回事医生自嘲“操着卖白粉的心,赚着卖白菜的钱”。那么既然医生手术收入也不多,那为什么费用还是这么贵呢?

  虽然我们直观的感受手术并不便宜,但事实上手术室贵在药和医疗器械上,患者的钱大部分花在了虚高的医疗耗材上,真正医院的劳动付出都是亏本的。目前,一台手术患者支出的六成以上的费用,是医疗耗材的费用。而手术费、麻醉费的占比不到两成,也就是说,一台手术下来,不仅患者的支出被耗材抬高,而且医生的收入微薄,全被医疗耗材拿了大头。因此看病难,不只是难在药费高,医疗耗材价格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

  2015年时,食管癌微创手术使用进口手术器械的费用要2万-3万元,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,同样的器械费用只有1万元左右。再如进口手术耗材“腔镜用切割缝合器”,在美国卖1400元左右的到了中国就卖将近7000元,中国内地的价格是台湾地区和美国的3-5倍。尤其是效果比较好的进口器械,目前均不能报销,且同种类型的产品的国内价格是发达国家价格的几倍。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中,很多相同水平的医疗耗材,国内的价格要比国外贵两倍左右。如国内引进的纳米刀技术,一台机器美国卖五六百万块钱,中国要上千万元。国内医用耗材价格居高不下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对高值耗材的过度依赖。

  很多人也许好奇,难道我们的祖国自己不能生产?但是现实是,一些外资医疗巨头企业掌握着高值耗材的技术垄断,而高值耗材对技术和做工的要求都很高,中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研发和生产的突破,只能依赖进口,定价权特别大程度上被外资企业掌握。再加上目前医疗耗材市场的定价主体共有4个,分别是外资企业、招投标部门、国内生产企业和经销商,这里面每一个又都有不同程度的加价的权利和空间,这就导致了医疗耗材的费用一直居高不下,推高了患者求医问诊的费用。

  这也就是手术费为什么这么贵,医生人工费又那么低的一部分原因。在当下的医疗体系和环境下,医生和病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利益受损者。所以,百姓看病贵的根源还是药品和器械。

  除了我们研发和生产要获得突破以外,更重要的是医保体系的完善机制。以国外为例,实际上国外看病也很贵,但是国外的医保体系能减轻很大一笔负担。而我们国内老百姓却都是都用自己的钱来付出这部分钱,感受肯定是很贵的。因此,国内的医保如何配合改革是一个重点。要建立国家保险机制,由保险来支付大部分医疗负担。

  某三甲医院院长曾提出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建议,他认为可由政府拿一笔钱来做国家保险基金,加上商业保险,再加上一种更纯商业化的高级保险。不同人群可以买不同的保险,但每个保险是可以叠加的。因为依照我们的保险政策现在是不允许叠加的。如果你收入高,想享受特需服务就不被允许,你享受医保就只能住多人病房,事实上这并不合理。如果:“我交了医保费用,可以不负担我高出的部分,但应该抵掉原本可抵的相应费用。多出来我自付,这才合理。

  所以说要改十几年的医疗体系是十分困难的,中国的医生只是医疗体制的附属品,而医疗体制轻视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。这种错位导致了“价格倒挂”,医改是要改革整个价格体系的,现行医疗价格的扭曲,让大家都忽略了“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是伴随着经济代价的”现实,越现代化的治疗方法,背后其实是越大的医疗付出。虽然公立医院是公立的,但医护人员是职业人,他们也要靠职业吃饭。当前现状是“公立医院要靠医生去挣钱,靠医生挣钱才能提升个人的补助”。因此,要促进公立医院最大的改革就是明确医院的属性,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。

  有人担心增加医师的收入会增加病人的负担。医生从服务中求回报,从劳动中求回报,并不是把医院的绝大多数费用都转嫁到病人身上,靠增加病人的负担来实现的,而应由国家承担应该承担的那部分,通过优化费用结构来实现。比如有些进口器材设备和药品价格偏高,但不能通过牺牲医生的收益来收回成本甚至挣钱,“这时候就需要国家来帮扶承担”。

  医改真的要触及根本,才能有真正的改变。非营利性医院价格能保持预算平衡就可以,劳务成本应该多少钱,医疗商品成本多少,遵守市场规则。只有在正常的价格体系下,尊重医师的知识、能力和技术,来提升医师服务患者的积极性和医生治疗的质量,实现精益求精,才能让病人从中受益,医患关系才能得到很大意义的改善。